这事儿让我郁闷得不行。你说,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派,这帮人到底是怎么回事?我查资料看的第一反应就是:这帮人挺玄的,其实就是那啥,1000年前什叶派的一个分支的分支。听着就像宗教的“家族企业”一样,传承了整整千年。
别的不说,德鲁兹派的人就挺团结的。不管你是男是女,一旦成为德鲁兹,就不能随意跟其他教派通婚。这种封闭,啊,这才是真正的“铁板一块”。在叙利亚,德鲁兹大约有50万人,黎巴嫩和以色列也有一些,比如以色列的德鲁兹人就有15万左右。其中一些还住在被以色列吞并的戈兰高地,那些年,心里那个苦啊。
而且他们不接受其他教派的人转入自己阵营,意思就是“你要是真想加入我们,得从零开始”。这个“圈子”太封,难进入,也难融洽。阿萨德在位时,倒是给了德鲁兹不少特权,比如他们可以不用参军,自己的人在当地宪兵、巡逻,基本上自治了。这也让他们挺有底气。
可一旦阿萨德倒台,局势瞬间变天。他们一方面庆祝,觉得“你看,我们终于不用跟那帮阿拉维派绑在一起了”,另一方面,这种庆祝没多久就变味儿了。朱拉尼派(逊尼派)说:“你们这是以色列的‘工具’。”这句话一出口,局势就紧张了。尤其是朱拉尼启兵对德鲁兹动武后,德鲁兹在以色列的呼吁就多了——“帮帮我们啊,打他们啊”。但奇怪的是,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德鲁兹派都不同意,这帮人还真是“看谁都挺谨慎”。
你知道吗?在以色列,德鲁兹还能在军警系统里任高官。可别以为他们也是平等的,根据以色列的法律,德鲁兹人其实只能算“次等公民”。这个挺微妙的关系,既依赖,又被排挤。法律上规定,不是正式公民,享受不到和犹太人一样的待遇。这就跟那边的政治“套路”似的,嘴上说“我们是国民”,实际上权益跟孙子一样。
我看这局势突然就明了——叙利亚德鲁兹的对手,真不是阿拉维派,而是更偏逊尼派的阿拉伯人。阿萨德政权还挺团结的,跟阿拉维派的关系倒还不错,但和逊尼派比,自己也是个“边缘人”。你要说本质上,这帮派挺谁都难搞:一方面,宗教和历史文化的隔阂,另一方面,现实利益的博弈。
而且,人家德鲁兹的精神领袖那句话我记得很清楚:“我们不接受向以色列请求保护,我们觉得这样损害我们的历史和身份。”你想,这帮人到底怎么想的?他们自己都说得明白——不脑残,不当“工具”,可是偏偏自己也不是“纯粹”的以色列人,只不过被夹在了这个“碎片化”的中间。
你别说,阿萨德下台那会儿,他们都挺高兴的。现在呢?不敢再那样肆意庆祝了。你知道为什么?因为那个以色列一喊“打到你们头上”,德鲁兹人就得考虑:到底是站队还是保持独立?更别说,一些德鲁兹属于以军甚至在警察里担任要职,能不让人心里琢磨着“你到底站哪边”?
不过你信不信,这样的派别,要么就是被叙以两边当成炮灰,要么就是“被清理”。这帮人能不能活下来,全看天了。你不觉得吗?还有一种可能,就是他们会变成一种“政治工具”——只要折腾得动,随时被充当棋子。
我真挺想知道的是,像这样“封闭、团结又敏感”的派别,最后怎么可能不成为“热点”?他们又真能保持那种“做自己”的底线,到底还能坚持多久?难怪我就想问:这些年,你看见的“关系网”里,哪个派别能让人放心一点,不是摆架子、就是在走钢丝。
你说这个世界上,到底还有没有谁能真正站在自己立场上,安稳过日子?也许,没人能。只是,我们还会继续看着,等待那些“硬核派别”折腾出点新名堂来吗?真让人觉得,看天吃饭的日子,谁都难活。
炒股配资学习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