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我获得的‘光荣在党五十年’纪念章。”近日,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诊室里,儿科医师刘贵云开心地向笔者展示手机里拍下的纪念章。
今年已73岁的刘贵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已50余年。从1970年学医开始,今年已是她从医的第51个年头。如今,她的一头青丝已染上银霜,却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。刘贵云说:“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,没能为国家做出轰轰烈烈的贡献,但能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也是尽到了一名党员的责任。”
刘贵云的从医之梦萌发于高中时期,高二那年,她重病不愈被一名医生几服药治好的经历,让她笃定了当一名医生的梦想。在恢复高考时她成功考入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前身——湖南中医学院学习,圆了自己学医的梦想。
“金眼科,银外科,马马虎虎妇产科,千万别干小儿科”,在医学界流传着这么一句玩笑话,同时也道出了儿科医生的艰辛。可初到医院的刘贵云未曾考虑太多,因为领导的一句“儿科医生少,需要你这样的人才”而义无反顾地服从分配,来到最冷门的儿科。
展开剩余61%那时的儿科仅有一间房,既是诊室,也是治疗室,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诊室,4名医生挤在一块看诊。“诊室一开,小孩的哭闹、家长的‘哄、骂、打’充斥着整个房间,”刘贵云回忆。条件尽管艰苦,可刘贵云却不曾后悔:“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本就应该到最苦最累的地方去。”刘贵云凭着一手好技术,她用中医妙方治好了无数孩子的病痛,也凭借一颗仁爱之心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尊敬及喜爱。
平时,刘贵云的电话总是24小时开机,微信随时在线。记得一次,刘贵云晚上十二点多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,此时她已经睡下很久了。原来,孩子出现腹痛、呕吐,家长非常着急,不知道该如何处理。刘贵云通过询问发现,孩子可能是因为风寒型感冒引起的不适,于是立马指导家长用生姜、红糖、葱白煮水,配合吃药观察。在她的指导下,孩子病情稳定了下来,第二天家长带孩子来医院就诊,连连表示感谢。她说:“只要小朋友好起来了,我就很欣慰,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也没关系。”
考虑到有些患儿不愿意打针、吃药的特殊性,刘贵云在诊治方法上也想尽了办法。1981年,针对儿科常见的小儿哮喘,她与团队从外治疗法着手,考虑用“三伏贴”的方式来治疗哮喘。刘贵云介绍,通过敷贴疗法治疗小儿哮喘,具有96%以上的有效率。“三伏贴”效果得到了科学研究验证,而这也是如今在全省多家医疗单位开展“三伏贴”的最初来源。
“快给刘奶奶跳个舞,感谢一下她。”这几年,家住长沙的小豪(化名)每次和妈妈来刘贵云这里看诊时,都会给她跳一段自己擅长的街舞表示感谢。这样的场景在刘贵云的诊室里十分常见。凭借高超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,她成为了孩子眼中亲切的“刘奶奶”,也是患儿家属们心里真正的仁爱医者。
通讯员 陶艳 陈安妮 实习编辑 荣福泉
"岁月华章"银发风采展示
来源:大众卫生报·网站
发布于:湖南省炒股配资学习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